当前位置: 主页 > 基层动态 >

“三评”改革将带来哪些新变化?(2)
时间:2018-08-11 18:48来源: 互联网 点击:

  一些人才为了获得不同部门的支持,花费了大量的时间、精力用于重复申报各类同层次人才计划,争取更多资源。例如,据不完全统计,2007年至2017年的近十年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约1930人,其中530多人同时受聘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而“四青”人才中这种情况更为突出,教育部“长江学者”青年项目共实施2批443人,其中有247人同时入选了“优青”或“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重复资助比例高达55.8%。

  在丁烈云看来,这些重复申报,不仅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同时也影响到人才项目支持的覆盖面。

  华中师范大学原党委书记马敏也表示,由于海外高层次人才和国内名校高层次人才是一种稀缺性资源,一些海外和国内名校高层次人才往往多头联系、待价而沽,一些地方政府和高校则“互挖墙脚”,造成了地区之间和高校之间的恶性竞争,高校用人成本大幅提高,也导致了高校高层次人才严重不均衡,严重地影响高校良性发展。

  “三评”改革有效解决现有科技评价制度问题

  在全国两会上,先后担任过全国政协委员和全国人大代表的丁烈云呼吁,一是加强对各类人才项目的统筹管理。进一步明确各类人才之间的合理定位、层次、支持方式和支持力度,构建科学规范的人才管理体系。二是鼓励青年人才综合考虑自身发展需求,选择一项相同层次的人才项目进行申报。国家及用人单位对入选同一层次人才项目的人才,在待遇上原则上相当,科研配套根据学科特点定。让人才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科技创新工作中去。三是完善人才评价考核机制,促进人才创新活力。在人才项目评审过程中,不断完善人才评价标准,注重人才分类。

  丁烈云的呼吁,说出了众多高校、科技界人员的心声。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免责声明:《民生报》本栏目发布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民生报》无关。其原创性以及中文陈述文字和文字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不做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由任何怀疑或质疑,请立即与《民生报》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热点图片

Copyright © 2007-2024 MSDAILY. 民生报 版权所有
京ICP备:
11525691号-1
京公网安备
16389458961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