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险企生存状态
■本报记者 苏向杲
中小保险公司的治理状态再次受到监管及保险业的关注。
4月16日至17日,银保监会召开中小银行及保险公司公司治理培训座谈会,会议指出,我国银行业和保险业公司治理还存在明显不足,特别是中小银行和保险机构的问题表现得更为突出。主要体现在一些机构的股权关系不透明不规范、股东行为不合规不审慎、董事会履职有效性不足、高管层职责定位存在偏差、监事会监督不到位、战略规划和绩效考核不科学等七方面。
实际上,除内部治理有多维度问题之外,目前中小保险公司也面临着市场集中度较高、马太效应显著等外部问题。据《证券日报》记者统计显示,截至2017年年末,国内人身险公司共86家,财产险公司共85家,合计191家。尽管保险公司数量庞大,但2017年共有130家险企的原保费市场份额合计仅为9.13%,占比不足一成。
具体来看,寿险公司原保费市场集中度较财险公司更为集中。据《证券日报》记者统计,有60家人身险公司(占人身险公司数量的七成)原保费市场份额合计仅占人身险市场的9.7%;有70家财险公司(占财险公司数量的八成)原保费市场份额合计仅占9.9%。
多位券商研究员预判,随着今年严监管的持续,中小险企将面临更大的压力,市场份额或出现进一步下滑,大型险企市场份额有望进一步提升。例如,东北证券研究员张经纬认为,从严监管下龙头企业市占率稳步提升,2018年或将愈演愈烈。
大型寿险公司“收割”失地
随着银保监会一系列严监管政策的出台,中小寿险公司的市场份额进一步遭到上市险企等大型险企的蚕食,大型险企份额出现回升。
据《证券日报》记者统计,2017年,上市寿险公司市场份额由去年一季度的48%逐步回升至年末的53%,终止了自2014年以来加速下滑的趋势。
整体来看,86家寿险公司中,市场份额排名前十的险企分别为国寿股份、平安人寿、安邦人寿、太保寿险、泰康人寿、太平人寿、新华保险、人保寿险、华夏人寿、富德生命人寿,份额分别为19.7%、14.2%、7.3%、6.7%、4.4%、4.4%、4.2%、4.1%、3.3%、3.1%,合计达71.3%。
引人注意的是,有64家寿险公司原保费市场份额均不足1%,包括陆家嘴国泰、汇丰人寿、国联人寿、横琴人寿、君龙人寿、信美人寿、中韩人寿、中华人寿等险企。
华泰证券研报认为,我国中小险企由于规模较小、代理人队伍布局尚不完善,与大型险企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产品结构上以理财型产品冲规模的模式在新环境下发展的可持续性较弱。
中小寿险公司的发展状况也受到了监管层的注意。本报记者获悉,中保协前不久下发了《关于开展“中小人身险公司扶持政策研究”课题调研的通知》,拟对中小人身险公司进行调研,课题组将以保险公司提交政策建议为基础开展研究,待完成政策建议报告后提交银保监会。
中保协报告也表示,中国寿险业迎来发展黄金期,但马太效应显著。从净利润来看,2014年至2016年,中小公司行业利润占比分别为20.14%、23.2%、19.32%,利润占比呈现下滑态势。
报告提到,一方面,持续发展的行业前景和寿险业的金融属性持续吸引新鲜资本流入。2017年7月份召开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将保险定位为“发挥长期稳健风险管理和保障的功能”,多项监管政策规定陆续出台,旨在“降杠杆、限结构、控资产、防风险”,从多方面驱动向“保险业姓保”转型。
另一方面,寿险业马太效应加剧,不仅表现在增长数量上,更体现在质量上。2012年-2016年,我国寿险业原保险保费增长1.2万亿元,七家大公司占比约40%。寿险公司高价值业务的最主要代理人渠道,呈现出爆发式增长;其中大公司通过更加成熟的自我发展机制,分享了代理人增员的绝大部分红利,招募到接近90%的新增人力。
商车费改后财险业竞争加剧
寿险行业集中度较高,财险行业更高。
据《证券日报》记者统计显示,去年财险公司原保费市场份额排名前十的险企分别为人保股份、平安产险、太保产险、国寿财产、中华联合、大地财产、阳光财产、太平保险、出口信用、天安财险,份额分别为33.1%、20.5%、9.9%、6.3%、3.7%、3.5%、3.2%、2.1%、1.8%、1.3%。
其中,人保股份、平安产险、太保产险这“三大巨头”合计市场份额达到了63.5%。受大型险企挤压,有74家财险公司市场份额均不足1%,有27家市场份额不足0.1%。总体来看,有70家财险公司(占财险公司数量的八成)原保费市场份额合计仅占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