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年报已圆满收官,北京商报记者通过同花顺(300033)iFinD统计发现,在2017年1月1日-12月31日上市的首发企业共计438家。其中,有124家企业上市后的首份年报出现了业绩“变脸”,占2017年全部上市企业的近三成。其中迪生力(603335)在2017年净利同比下滑近八成,成为“17级”新股的“变脸王”。另外,在业绩下滑的情形下,“17级”新股也出现了多只个股破发的情形。
近三成上市首年净利下滑
北京商报记者通过同花顺iFinD统计发现,在2017年438家首发上市的企业中,有124家公司实现的归属净利润出现同比下滑现象,约占所有“17级”新股的28.31%。
同花顺iFinD显示,在2017年实现归属净利润同比下滑幅度高达75%以上的有迪生力和高斯贝尔两家企业,分别同比下滑75.77%以及75.08%;实现归属净利润同比下滑幅度在40%-50%的有5家公司,分别为德新交运、欣天科技、隆盛科技、美诺华以及上海天洋;实现归属净利润同比下滑幅度在30%-40%的有7家公司,分别为中原证券、碳元科技、恒林股份、超频三、得邦照明、世运电路以及香山股份;而实现归属净利润同比下滑幅度在20%-30%的有德创环保以及智动力等23家企业;实现归属净利润同比下滑幅度在10%-20%的有创源文化、德艺文创等38家企业;实现归属净利润同比下滑幅度在10%以下的有庄园牧场、东方材料等51家企业。
需要注意的是,在公司上市首年业绩出现承压的情况下,也有公司开始筹划上市后的首次重组谋求自救,如隆盛科技以及德新交运等。据悉,隆盛科技于2017年7月25日在深交所上市,主营业务为发动机废气再循环(EGR)系统的研发、生产和销售。财务数据显示,隆盛科技在2017年实现归属净利润约为1708万元,同比下降47.46%。1月22日隆盛科技发布公告称,公司拟以31.09元/股发行627.21万股,并支付1.05亿元现金,合计作价3亿元收购微研精密100%股权。
而德新交运上市后的首次重组则已宣布告吹。具体来看,财务数据显示,德新交运在2017年实现归属净利润约为2710万元,同比下降46.61%。在去年底德新交运就开始筹划重组事宜,在变更重组标的之后,德新交运在今年3月28日正式对外披露了公司终止重组的消息。
资深投融资专家许小恒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企业上市首年出现净利润下滑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与经济周期、行业周期或季节性波动有关;也有的与企业本身体量较小,收入确认无明显的季节性规律有关;还可能与企业的“带病上市”有关。
迪生力成“变脸王”
在上述124家业绩变脸的“17级”新股中,迪生力和高斯贝尔上市首年净利同比下滑近八成引起了市场的极大关注。其中,迪生力以同比下滑幅度达75.77%略超高斯贝尔,成为“17级”新股的“变脸王”。
据悉,迪生力于2017年6月20日在上交所主板上市,公司主营业务为汽车铝合金车轮的研发、设计、制造和销售。财务数据显示,在2017年迪生力实现归属净利润约为1216万元,同比下滑75.77%。对于公司2017年业绩“变脸”的原因,迪生力曾给出了汇兑损失、美国税改以及台风影响三点解释。迪生力表示,2017年度美元大幅贬值,导致公司汇兑损益同比增加约3500万元,2017年度税前利润同比减少3500万元;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签署将企业税税率从原来的35%降到21%的税改法案,导致公司2017年末递延所得税资产减少约1200万元,相应减少2017年度净利润1200万元;另外,台风对公司部分生产厂房、生产设备造成损坏,对公司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
对于公司2017年业绩大幅下滑事项,上交所也对迪生力下发了2017年度报告的事后审核问询函。上交所要求迪生力结合境外业务开展情况、销售模式、结汇方式等,补充披露报告期内产生汇兑损失的具体原因;公司在最近三个会计年度产生大额汇兑损益的合理性;另外,补充说明公司是否采取相关手段应对汇率波动等。
根据迪生力披露的2017年年报显示,公司报告期内营业收入实现同比增长;车轮销售量54.25万件,同比增长3.74%。根据迪生力的招股说明书显示,公司2014-2016年度营业收入分别为7.45亿元、7.37亿元、7.22亿元;车轮销售量分别为72.58万件、64.85万件、52.3万件。对此,上交所要求迪生力补充披露公司最近四年车轮销售量逐年下降的具体原因;同时补充说明最近四年公司在车轮销售量逐年下降的情况下,营业收入基本保持稳定的原因及合理性等问题。
根据迪生力4月28日披露的公司2018年一季度报告显示,报告期内公司经营业绩仍在持续承压,营收、净利双降。针对相关问题,北京商报记者致电迪生力董秘办公室进行采访,对方工作人员表示“董秘不在,不方便接受采访”。
多股惨遭破发